开江县2017年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总体规划1897
一、规划任务按照达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15664”工作思路,即打造一个脱贫攻坚引领区,注重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建综合示范园建设、“10+N”扶贫专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四好村”创建五个方面结合,实现并实施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民生保障、农旅结合、机制创新、新村建设六个重点工程,采取“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投入、规模化建设、系统化治理”的原则,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脱贫攻坚和助农增收为核心,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整合、高质量建成、高效益产出的思路全面建设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示范区。 二、地点范围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综合建设选址在甘棠镇、靖安乡、任市镇,建设面积3.7万亩,覆盖3.2万人,包含转洞桥、竹溪、杨柳沟、荷叶坝、清泉寨、伏龙寺、黄瓜店、奚家坝、黄泥塝、龙王沟、和平社区、花朝门村等村,其中贫困村3个(荷叶坝村、黄泥塝村、龙王沟村),涉及贫困户1297户3490人。 三、建设时限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于2017年10月底前建成。 四、园区概况(一)区位条件引领区位于开江县城西南面的甘棠镇、靖安乡和任市镇,距县城约32 km,境内有达万铁路过境,并建有开江火车站(客货两用)。引领区内任市镇是周边两省(市)七县的交通必经之道和周边县市的物资集散地,开任、任达公路的起点国道渝巫路、巴彭路纵贯全境。 (二)自然条件土壤条件:为侏罗系紫色砂页岩,占开江县幅员面积的77.8﹪,共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冲积土等4大类,有机质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高。 地形地貌:后厢地貌以浅丘为主,兼有低山和平坝,大体为“六丘、三山、一平坝”结构。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季少霜雪、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雨量充沛,秋季降温较慢,其中降雨70%集中在5-9月,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 水资源条件:境内沟谷发育、水网重布、大小溪沟河流皆有。 (三)人文历史引领区内具有丰富的民俗乡土文化,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龙王洞、白马山、明桥水库、元峰寨、陶牌坊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其中:陶牌坊1991年5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产业现状现有水稻种植基地近1.5万亩,其中发展有机水稻种植2000亩、稻虾、稻蟹、稻鸭等“稻田+”循环农业5000亩;连片种植香椿1000亩、核桃200亩、青脆李300亩,标准化水禽养殖家庭农场8个,产业基础良好。 (五)基础设施引领区内产业主干道路目前已基本贯通,主要以硬化乡道村道为主,但部分路段有路基但未硬化连通,道路因地形等因素限制,大部分为3.5m宽,未建有路肩,错车道较少,交通运输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综合分析: 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内现状条件特点为:气候生态资源丰富,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初具基础,以优质稻为主的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农户聚居程度低,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结合已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山区特有的生态优势,培养以“稻田+”为重点的种养循环产业,将为后厢走廊引领区的综合建设带来跨越式发展。 五、总体思路鉴于片区地貌以浅丘、平坝交错分布为主,充分利用农建示范区引进的四川稻法自然公司和安徽牧牛湖水产养殖公司,大力推进“稻田+”和“稻、虾、蟹”种养模式,对平坝、冲沟田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将低丘山坡地进行“猪、牛、草、蚯蚓”的循环种养模式开发,通过政府基础设施项目配套,形成若干产业效益单元,引导农民、贫困户共同组建创业主体,参与效益单元的承包经营管理,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在关键节点和村委会周边依托农民新村聚居点适度发展乡村旅游和庭院经济。 六、建设目标以“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为统揽,以脱贫攻坚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从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强化民生保障、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着力构建脱贫连片发展新格局。力争在引领区内实现“六有”:有集中成片的主导产业、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川东民居风格凸显的农民新村、来源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农旅结合的景区景点,普遍建成省、市、县三级“四好村”,努力将其打造成“群众赞赏、历史赞誉”的脱贫攻坚引领区。 七、总体布局总体布局为“一廊四片九点”,简称“149”布局。 一廊即沿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内转洞桥、清泉寨、竹溪、杨柳沟、荷叶坝、伏龙寺、和平社区、花朝门村、黄瓜店、奚家坝、黄泥塝、龙王沟主干交通线,串点连片建设一条以“稻田+”产业为主导产业,以香椿、核桃、青脆李、山茶花、特色养殖为配套产业的集种植加工、新村建设、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特色经济走廊。 四片即围绕后厢走廊脱贫攻坚引领区经济走廊,重点建设4个产业核心示范片,包括 荷叶坝稻渔综合种养核心示范片 任市镇近郊都市农业核心示范片 黄泥塝立体循环农业核心示范片 龙王沟花果休闲度假核心示范片 九点即围绕“一廊四片”布局,重点打造9个关键节点,包括: 转动桥新村聚居点 荷叶坝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竹溪村农耕文化博览园 荷叶坝1+6村级服务中心 开江县粮油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任市镇菜-稻-菜粮经复合观光基地 黄泥塝香椿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 黄泥塝新村聚居点 龙王沟新农村综合体(含山茶花基地) 八、路网工程九、水网工程十、产业发展重点建设荷叶坝稻渔综合种养核心示范片、任市镇近郊都市农业核心示范片、黄泥塝立体循环农业核心示范片、龙王沟花果休闲度假核心示范片4个片区以“槽田稻、坡地果、林下禽”为产业发展方向,结合“稻田+” 模式和“坡地种养循环”模式,在引领区内主干道沿线稻田区域共计发展“稻田+”产业15000亩。 十一、局部效果农居风貌改造图 特色农庄效果图
文章分类:
优秀案例
|